台灣人創辦!亂世中誕生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延平學院」

2023-12-02 17:12 舒憶

私立延平中學50周年校慶。圖為現場情形。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11/10 曾吉松攝影)
私立延平中學50周年校慶。圖為現場情形。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11/10 曾吉松攝影)

延平中學是台北的老牌私立中學,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前身是台灣人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延平學院。

創辦人朱昭陽,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曾任日治時期日本內地的大藏省官員。到了戰後,這位台籍菁英鼓吹籌辦高等院校,以培養建設台灣的人才,他自任校長,並邀請林獻堂擔任董事長。林獻堂將學校取名「延平」,以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的民族精神。該校首先創辦夜間部,以提供失學人士上大學的機會。

創校之初,百廢待舉,尋找校地不易,因此與私立開南商工協調,白天給開南上課,晚上供延平使用。1946年10月10日這一晚,延平學院於開南商工操場舉行開學典禮,由於燈光昏暗,只點著一支微弱的蠟燭,朱昭陽校長感性表示:「我們學校在此時開辦,正是要給這混亂、昏昧的社會提供一線光明,我們要當荒野暗夜中的螢光。」

延平補校和延平學院的老校友何春輝(左)及楊友舜(右)昨天出席口述歷史新書發表會,回憶60年前求學心路歷程。聯合報系資料照(2006/11/23 陳智華攝影)
延平補校和延平學院的老校友何春輝(左)及楊友舜(右)昨天出席口述歷史新書發表會,回憶60年前求學心路歷程。聯合報系資料照(2006/11/23 陳智華攝影)

根據老校友楊友舜在2006年的回憶,他22歲就讀延平學院時,多數同學都在工作,不少人已四、五十歲,他可能是全校最年輕的學生。楊友舜當時在板橋鎮公所任職,下班後坐車,趕在晚間6時30分到校上課。下課後沒有火車可搭,有時候偷搭運煤車;有一次走路回家,花了兩小時,回到家已是凌晨12點多,隔天還要早起上班,相當辛苦。

1947年,延平學院受到二二八事件牽連被迫關閉。在朱昭陽等人的奔走下,1948年以延平補校之名復校,1959年改制為延平中學,延續至今。

人物特寫 延平中學董事長 創校歷程一把辛酸淚

朱昭陽 期待看到延平學院復校

1996-11-11/聯合報/16版/台北人

【記者董智森】昨天是延平中學建校五十周年校慶,對董事長朱昭陽來說,心中感慨萬千,不過他對自己能活到九十五歲看著學校的成長,也充滿喜悅,「我最大的心願是讓延平學院復校!」

朱昭陽是台北縣板橋人,家中世代製酒為業,日據時赴日求學,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系,他優異的成績獲日本政府留在大藏省工作,民國卅五年,台灣光復不久,他認為生命的意義,不在當大臣,而在培養大臣,所以回台興學。

當時參與籌備者,包括台灣聞人杜聰明、林獻堂、蔡培火、楊肇嘉、吳三連及丘念台等。「我們認為台灣的將來、建設及發展,在於人才的培養,取名延平更是懷念鄭成功,這是林獻堂取的。」朱昭陽表示,那時大家充滿熱情及對未來的期待。

由於當時沒經費,他在朋友介紹下,認識礦業巨子劉明,劉明認同他們的理念,同意捐款,沒想到二二八事件發生,學校被迫停辦,實際上沒收到任何捐款,不過沒校地的學校倒是開班了,原來當時私立開南商工正停課,負責人是當時台北市議員周延壽,也是劉明好友,他把學校借給延平學院在夜間使用,開南則使用白天。

學校開學時,因不足三科,無法成為大學,先以學院為名,民國卅五年九月招生,結果有兩千多人報考,錄取一千人,「可能那時在經歷日據時代的失學之苦,想求學的人才這麼多,其中很多學生還是國民學校校長,讓我感動不已。」朱昭陽說,他記得最高齡的是一名四十二歲比他年紀還大的先生,而年紀最小的只有十八歲。

雙十節那天,在開南校園舉辦了開學典禮,當時燈火照明不足,僅點著蠟燭,燭影搖曳下,朱昭陽說,當時光不夠亮,根本看不楚台下學生的面孔,但他致詞說,雖是微光,所幸學校此時開辦,正是要給這混亂、昏昧的社會帶來一線光明。(下略)

延平老校友憶當年…那個戰爭年代

2006-11-24/聯合報/C4版/教育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82歲的楊友舜是延平學院的老校友,79歲的何春輝曾讀延平補習學校5年,楊友舜下完課要走兩小時才能回家,何春輝為搶前排座位每天趕著上課,發燒也不請假,兩人都說「只要能讀書,再辛苦都值得」。

楊友舜和何春輝都表示,60年前要念大學並不容易,因此有機會讀大學,大家都很珍惜,和現在大不相同。

楊友舜表示,他22歲去念延平學院時,應是全校最小的,多數人都已工作,當時有不少人已四、五十歲了,他應是最年輕的學生。

當時住在板橋的楊友舜,在板橋鎮公所上班,學校晚間6時30分上課,他下班後坐車到台北上課,但下課後已沒有夜間火車,有時會偷搭運煤車。

但一個月有一次要走路回家,一走就是兩小時,回到家都凌晨十二點多了,第二天還要早起上班,碰到冬天天冷風強,加上當時很窮,衣服又穿得少,回家的路很辛苦。楊友舜記得,學校當時借開南商工的教室,校舍因為戰爭,相當殘破,教室門窗的玻璃都破了,10月時開課,教室非常冷,他至今都還印象深刻。

何春輝說,他即使發燒也照常去上課,捨不得一天不上課,「求學欲」很強,對於現在大學生蹺課情形普遍,也不珍惜就學機會,他表示,可能是時空環境不同,才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最新文章

台南棒球場擴建是球界和球迷關心的話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6/19 ...

孕育府城棒球的搖籃!統一獅1999年認養台南市立棒球場

2025-05-20
台北市長陳水扁主持復興北路穿越松山機場車行地下道工程開工典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曾是台北最難施工工程!耗費十年46億成全球首座穿越機場地下道

2025-05-19
七十八年台灣區運動會吉祥動物選舉,十一日動員廿九萬小朋友進行投票,圖為牆壁上四處...

運動會吉祥物也要選舉?1989年30萬小學生投票「牠」勝出!

2025-05-17
副總統連戰與民眾一起饗用便當午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9/11 陳景...

30年前便當一個500元合理嗎? 昔日連戰吃500元便當惹爭議

2025-05-16
因為散佈璩美鳳性愛光碟而入監服刑近1年的沈嶸(右)今天上午出獄,璩美鳳(左)前往...

《獨家報導》因「璩美鳳光碟案」吃上官司! 女兒代父蹲牢 出獄竟是當事人迎接

2025-05-15
職棒二年統一獅與味全龍總冠軍爭霸戰,終場統一獅以十三比五大勝味全龍。統一獅舉起布...

滿場球迷、淋雨也要看完的經典戰!職棒二年統一獅奪隊史首冠

2025-05-15
來源:聯合報-03 焦點新聞(1992/05/16)

火舌吞噬遊覽車 幼稚園老師捨身救命|1992年健康幼稚園事件

2025-05-15
來源:聯合晚報-A3 話題(2015/04/02)

阿帕契打卡案十年了!當年引發社會譁然 5將校遭重懲、帶頭軍官記大過還離婚

2025-05-13
來源:聯合報-07 社會(1995/09/06)

九命百案 破不了都是他的! 人稱的「殺人魔王」只是警方借提的破案工具人?

2025-05-13
南區少棒選拔第二循環賽,南市與南縣爭奪冠軍之戰,吸引過量球迷,警察揮舞球棒也發揮...

早期少棒魅力有多強?1971年台南球場擠進4萬人 警察揮球棒控場

2025-05-13
正在美國華府訪問的台南市長賴清德19日在白宮前的拉法葉公園美接受冰桶挑戰。圖/聯...

「冰桶挑戰」11年了!當年全球瘋傳 台灣政藝圈接力上演濕背秀

2025-05-13
來源:經濟日報-A13 稅務法務(2008/01/11)

曾代理「彈水阿給」數碼戲胞無預警倒閉!董事長林煜晉掏空5億潛逃

2025-05-12
台北市一家專收高中在校生的英文補習班,包下凱悅飯店宴會廳,宴請該班今年大學聯招英...

90年代英文補習班第一品牌「殷非凡」曾掏百萬請75分以上考生吃慶功

2025-05-12
台灣地區第一位受到台美基金會社會服務獎表揚的宜蘭縣眼科名醫陳五福博士。圖/聯合報...

「台灣史懷哲」陳五福 眼科醫師一生為視障者奉獻

2025-05-12
第十六屆全國棒球賽暨中華成人棒球代表隊選拔賽,九日舉行閉幕頒獎典禮,圖為冠軍得主...

台灣棒球風雲! 第一支民營機構組成的棒球隊|可口奶滋棒球隊

2025-05-11
網紅「貴婦奈奈」涉吸金上億元被檢方諭令20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深夜配戴電子...

【台灣犯罪事件簿】百萬部落客「貴婦奈奈」吸金捲款潛逃加國 逃亡7年返台歸案

2025-05-10
即將參與國慶閱兵大典的空軍幼校學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61/10/04...

曾是空軍人才搖籃!「空軍幼校」專收國中畢業生 民國67年走入歷史

2025-05-09
聲援「獨台會」行動 五十多位清華大學學生昨日傍晚在北市基隆路調查局台北市調查站大...

1991年調查局闖入清大指控叛亂 「獨台會案」促使法律變革

2025-05-09
xxx廣告